发布日期:2024-11-06 00:32 点击次数:65
8月13日晚间,双汇发展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,上半年营收276.72亿、同比下滑9.34%,净利润22.96亿、同比下滑19.05%,扣非净利润22.3亿、同比下滑16.32%合法配资炒股线上,甚至连总资产、净资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。
8月20日,长安银行在官网发布声明称,网上所传的12.52亿元存款丢失属于严重失实报道,长安银行已经报案,将对不失言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二战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,联邦德国的主战坦克为豹1式,集合了德国工程师多年以来的经验,又吸收了不少当代主流科技。看起来挺不错的,不过在时间面前,豹1主战还是迎来了它的宿命——过时了。随之而来的,既是对主战坦克这一位置的更新换代计划,这期间就诞生了MBT-70坦克(德语KPz-70)。
德国和美国的合伙研制计划
面对钢铁洪流的威胁,部分欧洲国家丝毫不敢放松警惕,而在最前沿的联邦德国更是如此。上世纪60年代,在压力的提升下,曾经威风凛凛的豹1坦克明显不够用了。薄弱的装甲还好说,反正追求的是先发制人,但105mm线膛炮就有些说不过去了。以当时的情况来看,这一口径也该扩一扩了,同理美国的M60巴顿主战坦克也在面临相同的问题。
鉴于此种情况,两家签订了共同研发通用主战坦克的协议。但老话说得好“一山难容二虎”,德国工程师有自己的想法,反之美国工程师也有自己的远见,每家的设计团队都想主导这辆新坦克的研发方向。结果可想而知,新坦克的诞生历程充满了坎坷,尽管最终还是被造了出来,但因意见不同所造成的问题却无法被忽视。
MBT-70坦克的诞生
1965年,首辆原型车在不断地争吵下被造了出来,单从外观上来看,这辆坦克似乎从里到外散发着科技感。不错,在两家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下,这辆坦克集合了当时所有先进理念,甚至也有不少跨时代的设计。但不要忘了,物极必反,更不用提这一系列的设计让MBT-70的研发生产经费巨大化。
MBT-70主战坦克全重50.4吨,车身低于豹1坦克,装甲防御方面在这个时代没什么可说的,反正想打穿指定能打穿。武器方面是一大亮点,而这也正是德国和美国争论不休的地方。美国人坚持152mm战车炮,以炮射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。但德国人却认为炮射导弹可靠性尚未完善,而且并不适合欧洲复杂的地形。反观自家的120mm滑膛炮,技术成熟威力也不小,这应该才是首选。
因此在主武器系统上面,这辆坦克有了两个选项,根据后来的情况,还是120mm滑膛炮更合理一些。抛去武器的因素,MBT-70的自身结构设计可谓很独特了,车身原本高度在2.6米左右,利用液气式悬挂系统(和瑞典S型主战坦克类似,但TMB-70整体升降),这辆坦克可以降低至1.8米的高度,并依旧拥有每小时69公里的时速。在特定环境下,这极其低矮的车身无疑给车组人员提供了额外的生存几率。
除此之外,MBT-70的驾驶舱设计得也很特殊,它没有像其它坦克那样主流地放在车体前部,而是置于炮塔内战斗舱的一侧。驾驶员有一个单独的悬吊系统,当炮塔在旋转的时候,让其保持方向上的固定。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,因结构问题,驾驶舱难以再塞进车体里面。车组为3人,除了驾驶员外还有车长和炮手,MBT-70采用自动装填系统和可燃式的弹壳。
在副武器的配置上,MBT-70有个20mm口径的机炮,位于炮塔顶端。坦克携带机炮看起来挺非主流的,但在那时候这样做的也不止MBT-70一辆,目的是为了在面对轻量级装甲单位的时候节省炮弹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门机炮采用了无人操作的设计,由车组乘员使用遥控器进行攻击。也就是说,车主人员在离开坦克的时候,这门机炮也可以用。
结语——先机过头了的MBT-70
这辆坦克最终的结局想必大家也清楚,替代豹1的任务最终落在了豹2坦克身上。这也没有什么可惜的,MBT-70计划告吹的原因在上文也多已提起,过于先进的设计,让其造价高昂,研发经费也严重透支。而两家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,不仅在主武器上意见不同,就在发动机上二者也各执一词,完全失去了合作研发的意义。
而它在自身性能上也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,独特的驾驶员吊舱确实科技感满满,但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坦克的故障率。经过测试表明,就算驾驶员保持方向不变,但身体还会跟着炮塔的旋转而位移,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失去方向感,还有点晕。最终MBT-70只有14辆原型车被造了出来,遗留下来的成为了博物馆里的展品。
主战坦克机炮炮塔德国坦克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Powered by 线上炒股10倍配资_炒股十倍配资在申请_在线炒股配资开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